【教学目的】
1.了解苏轼生平经历及思想。
2.体会苏轼在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执着人生又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提升学生的人生观。
3.领会因事感怀诗的特点,学习以小见大的手法。
【教学重点】
体会苏轼在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执着人生又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提升学生的人生观。
【教学难点】
领会因事感怀诗的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自主学习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情境导入。
现代有一位才貌双齐的女子,一个散文作家刘艳琴,她非常虔诚地期待着一个难以实现的相遇,她这样写道:
我也宁愿相信人生真有一个轮回,在生命的另一片天地中,我祈盼能心随愿迁,能活得山水生色,日月增辉,再嫁一个我又敬又爱时刻与他生死相依的男人,捧着他的诗文,背着他的笔墨,随着他塞北江南山东河西,踏遍山山水水,走进岁岁年年;在他的风月里,感受着他的真爱,在他的辛劳中,体味着他的洒脱,在他的报国之志里,沸腾热血,在他的闺阁之情里,幸福一生。PPT
那么,这位才女想嫁的人到底是谁呢?(苏轼)
佛说,修五百年方能同舟,修一千年才能共枕。从坡翁乘风归去的公元一一零一年算起,已有九百多年,当我也乘风归去并转世投生时,应该有一千年了吧,他在他的千年里倏忽而过,我在我的千年里苦苦修行,虽然我不知道在这千年的轮回中,有多少人曾经如我一样地期盼过,但我仍愿意倾尽我的全部虔诚来祈祷:来生让我嫁给苏东坡,嫁给这个上帝唯一的骄傲。PPT
苏东坡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有着怎样的伟大胸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定**》去寻找答案吧。
二、朗读诗歌,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本词,结合注释,读懂大意。
①读准字音②读出节奏(句读、停顿)③读出感情(初步传情达意,把自己的理解通过声音传达出来)PPT
2.学生齐读全词。
3.录音朗读。
4.学生个读。
三、自主学习,完成预习。
1.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
苏轼生活在宋神宗时期,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变法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弊端反对变法;变法失败,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可取之处支持变法,受到了双方的排挤和打击,一生仕途坎坷三起三落。
“乌台诗案”因李定等人诬告苏轼诗文“毁谤君相”,苏轼被囚于乌台。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期间未卜生死,一日数惊。在等待最后判决的时候,其子苏迈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由于父子不能见面,所以早在暗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心里早做准备。一日,苏迈因银钱用尽,需出京去借,便将为苏轼送饭一事委托朋友代劳,却忘记告诉朋友暗中约定之事。偏巧那个朋友那天送饭时,给苏轼送去了一条熏鱼。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凶多吉少,还曾写下绝笔诗。最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那里偏居荒野,躬耕自乐。1082年的春天,诗人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元丰五年三月七日,他由几个朋友陪同去沙湖相田看地。沙湖在黄州城东三十里,时值春天,阴晴不定,出门时,风和日丽,于是让带着雨具的家僮先行。却不料途中转阴,进而风雨袭来。大家淋得狼狈,而东坡浑然不觉,从容不迫地一边吟啸一边慢步前行。不久雨散云收,斜阳复出。此次沙湖之行就催生了这首《定**》。
2.阅读小序并思考词的小序交代了哪些信息?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写作缘由。
(1)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2)地点:沙湖道中(准备在沙湖买田终老,看田归途中作此词)(3)天气:雨,晴。(4)人物:雨具,同行,余。雨具,借代,拿这雨伞的仆人。狼狈,进退都感到困难。独,风雨无惧,特立独行。(5)故,交代写作缘由。
2.由小序可见本词是即事生情,是“因事感怀”之作。
其特点是写眼前事,抒心中情,异质而同构。写眼前事,就是落墨于眼前所遇到的真实事情;抒心中情,就是着意于心中所萦绕和所要表现的情感价值观;而这两者之间则必须具有异质同构关系,以使读者能由此而想象到彼。
三、合作探究,品味诗词。
(一)眼前事——道中遇雨、吟啸徐行
《定**》的眼前事是作者沙湖道中遇雨的情景,但诗人在进行这首词的艺术创作时是“一心二用”,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人心中所表现的却是苏轼被贬黄州后的境遇、情怀和人生态度。
(二)心中情——泰然旷达、归隐自宽
请同学们独立,然后思考并小组内合作讨论词中所传达出的情怀与人生态度,并找出依据,形成答案。
这首词展现了苏轼被贬滴黄州时的基本心境:
一是泰然自若、旷达处之;
二是意存归隐、宽慰自解。
具体分析: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描述:不要去听雨点子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不妨一边舒适地吟诗、长啸,一边慢慢地走去。
这两句明写诗人道中遇雨时置风雨于不顾、吟啸徐行的镇定态度,暗示他在政坛风雨中遭贬后仍泰然处之的心态。“莫听”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见俏皮的挑战色彩。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伯?”这两句似乎是说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在雨中走得很轻松,胜过骑马,风雨有什么可怕的呢?
实际上是以“竹杖芒鞋”喻指闲散江湖、归隐田园,以“马”喻指奔波官场,通过两者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远离宦海险恶反觉一身轻松。穿着草鞋走泥泞之路是不可能轻松的,故而它的实质用意只能是“无官一身轻”。也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一句不是写眼前事,而是抒心中情,因为“雨具先去”,当时并无蓑衣,而“烟雨”则是江湖上烟波浩渺、斜风细雨的景象,故而这一句是表达了苏轼想退隐江湖、自在地度过一生的心愿。“任”字含放任自由之意。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三句写雨过天晴、寒风吹拂、斜阳晚照的眼前景象,但也隐隐地透露出作者在这几年的劫后余生中,心中仍有余悸与介怀、政治风雨令人更加清醒、晚年心中又看到了希望的乐观豁达又复杂的心理。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三句表面上似乎是说,回到住处,再看路经之地,既不是风雨交加,也不是朗朗晴空;实际上,“萧瑟处”隐喻宦途风雨,“归去”是用陶渊明的“归隐”之意,而“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说,有了归隐之心也就无所谓什么宦海的 ……此处隐藏18165个字……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
——“遭受磨难最多最深重的文人。开辟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人生境界,其中有苦难,叹息,笑噱,但更多的是一种佛陀拈花似的微笑,一种由高贵品性和苦难人生历程锻铸的宁静和澄明,一种凡人难以步趋的潇洒和从容,一种在苦难中体证生命价值的深沉,一种饱经忧患对人生与社会保持热情的豪迈与豁达,充盈着生命的力度和艺术的帅气,千姿百态,光彩照人。(陈友康)
——“自乐府以来,东坡为第一”。(元好问)
——“人生采取一种达观的态度,代表人物是苏轼,他把人生视为长久的延续,视为冷静的挑战过程。像这样从容不迫的人生观,也许只有博大的人格如苏轼者,才能水到渠成,化为巨流”。(吉川幸次郎《宋诗概说》)
——在烟中腾云过了,在雨中行走过了,生命的事情一经过了,却是枉然。然而苏轼的一生并不“枉然”,千百年来,苏轼的诗词文章乃到他笑对苍茫的人生态度,对后世文人有着莫大的影响,而苏轼更以其多姿的艺术形象和深刻的人文精神永远占据着中国文学史辉煌的一页。(林清玄)
——“苏轼的意义和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他文学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活生生的真实人生,影响了无数后继者的人生模式的选择和文化性格的自我设计,从而使他与后世的读者,建立了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切动人的关系。”(王水照及其弟子所作传记)
—— “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而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王灼云(《碧鸡漫志》)(课本单元标题语)
七、学习化用
化用本首词,写一句标题式的话,并与我们的人生观照。
——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吟啸且徐行吧
——化千般风雨为万般晴明
——我有竹杖芒鞋,何惧风霜雨雪
——莫听风雨,我且徐行
——空漠人生无雨晴
——若无雨晴,我们将如何书写人生跌宕的剧情?
——一蓑烟雨 几许人生
八、出题训练
我们围绕“雨”说了这么多,原文的“雨”到底是什么意识啊?
——政治风雨、人生风雨,这么说诗中的“风雨”用了什么手法?
——隐喻义,双关。很好,如果考试,这儿很可能成为考点。最后我们来做一件入世之事:给这首词拟几道赏析题。
——“一蓑……”刻画了苏轼什么样的形象?
——“归去……”苏轼要往哪归?结合苏轼生平谈谈苏轼的人生态度。
——“轻”怎么理解?竹杖芒鞋行于泥地真比马轻?(心情轻快,无官一身轻,“眼前无俗物,多病也身轻”;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什么风雨都随他去吧。)
——“迎”在词中的作用?(好象特意迎接他的。见性情。常常在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见旷达。)
——本单元标题语说东坡词“新天下耳目”,怎么理解,请举例说明。
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板书设计:
推荐:苏轼《定**》教学设计
备用资料:
“日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酒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幕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尼采曾说过“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
于是,苏轼尽管差点被杀,被宣布为“奸党”,诗文被禁,被贬谪“蛮荒之地”达十二年之久,可他并没有象先辈文人如柳宗元、刘禹锡那样地满腹牢骚,一腔愤慨,也很少有“怀才不遇”的自伤,而是用一种诗意的艺术态度来审视人生逆境,故到了任何地方,他都随遇而安,豁达大度:曾不无幽默地自我解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加上密州出猎,杭州筑堤,一直贬到天涯海角,依然高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自我总结“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反正“此心安处是吾乡”。这种对生活热爱,还表现在日常琐事之中,苏轼对管家理财、烹饪饮食、医药保健、种花养鱼、煎茶酿酒均有研究。东坡肉、东坡饼、东坡羹,到现在还是我国传统菜谱中的“保留节目”。可以说,禅宗中的“万物皆有佛性”,“担水背柴,莫非妙道”的理论,东坡居士也是一个积极的实践者。
可以说,这种内心调节机制,使得苏轼有了旷达的性格,但其思想基础,是源于禅宗认为大千世界不过是心的敷衍物,万物皆空的观念。凭借这个基础和内心调节机制,苏轼可以站在高远的立场上,观照社会和人生,取得生存的智慧,将现实人生转化为诗意人生,既坚持刚正不阿的传统人格理想,又保持了超越世俗,不合时宜的精神追求。将两者融为一体,巧妙地解决了进取与退隐、入世与出世、社会与个人那一类在文人士大夫的心灵上历来相互纠结缠绕的矛盾,并在作品中加以充分的表现。
这种人生哲学为后世提供了一种在类似的社会条件下的生存典范。所以,苏轼得到后代文人士大夫的极大尊敬。
统的审美观点,是要求文艺作品服从于道德伦理政治,提倡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开创了一种远离忧愤,不似孤峭,也非沉郁的质朴无华,宁静自然的韵味情趣的风格。
要眠则眠,要坐即坐,热即取凉,寒即向火,……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见《苏轼全集》第十五卷423页)
堪称美食家的苏轼制出了东坡羹、东坡肉,盛赞“岭南万户春”酒和“日啖三百颗”的荔枝,买不起羊肉,却想出了令“众狗不悦”的吃羊脊骨的办法。如果人们能了解苏轼的发明与赞美是产生于什么样的艰苦环境里,在会心一笑的同时或日后吃到东坡菜时就一定能品出更加深厚的别样滋味来。苏轼是这样一个机智风雅、善于谐谑、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在几度浮沉的宦海中,他不像李白“拔剑四顾心茫然”,“将登太行……欲度”;也不会像韩愈那样“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也不会像屈原那样“”,他顶多感叹一声“人生如梦”,便去“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去了,连个牢骚也没有。即使在病中,也是一片笑容:“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消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哪知是酒红”,
台湾音乐人钮大可所作《尘缘》:
尘缘如梦几番起伏总不平,到如今都成烟云。情也成空宛如挥手袖底风,幽幽一缕香留在深深旧梦中。繁华落尽一身憔悴在风里,回头时无晴也无雨,明月小楼孤独无人诉情衷,人间有我残梦未醒。 漫漫长路起伏不能由我,人海漂泊尝尽人间淡薄。热情热心换冷淡冷漠,任多少深情独向寂寞。 人随风过自在花开花又落,不管世间沧桑如何。一城风絮满腹相思都沉默,只有桂花香暗飘过。
文档为doc格式